2024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999(250-252)

陕西公务员行测题量较为稳定,均为120题左右,考察内容也比较固定,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、数量关系、判断推理、资料分析五大部分。陕西省考行测全部为选择题题型,共计120题,分值150分。
2016-2021年陕西省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


陕西公务员行测笔试时间120分钟,120道考题,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,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。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,省考虽然题量很大,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,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、推理、解题能力。历年省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,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。建议考生在备考时,一要系统复习,二要多做练习。需要复习教材的考生可参考2024年陕西公务员考试用书(点击订购),掌握陕西省考重点题型,了解省考命题规律。下面陕西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。

接下来完成1-3题!
1.清末学者康有为在《广艺舟双楫》中将晚清书法衰微的现象归咎为传统书法范本面目失真,这是承袭了清代中叶学者对书法范本的认识,与书法史的真实状况并不十分吻合,与书法史发展的实际趋势也多有出入。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则在《论书绝句》提出,这种令人生厌的“馆阁书”与朝廷在科举考试中标举卷面书写“黑大光圆”密不可分。那么,在不能废除“馆阁书”书写要求的前提下,士人即便有条件取法摹刻精良的书法范本,也不能从根本上改掉“馆阁书”的书写习惯,这在康氏写成《广艺舟双楫》之后的时代中得到了验证。
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:
A.批评康有为书法研究中存在的误区
B.探讨晚清书法艺术衰微不振的原因
C.强调科举考试对书法艺术的负面影响
D.分析书写模式与创作风气之间的关系
2.观察,是对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,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取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,也是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基础。什么叫在“自然条件”下呢?这是指人对自然现象不加任何控制,比如考察自然界的动物,而不是动物园中的动物。但这种考察不是盲目的行为,而是把视觉积极调动起来“观”,让思维积极活动起来“察”,观其特点,察其同异,目的是发现其中具普遍性的现象以及现象间的联系,最后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关的事实基础。
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解释:
A.“观察”的含义
B.“考察”的含义
C.“自然条件”的含义
D.“观察”与“考察”的区别
3.最初的生命可能就是一群偶然聚集在一起的有机物。之后,这群偶遇的有机物有了明确的分工。蛋白质负责提供支架和生产能量,DNA和RNA则保存和实施群体的“复制图纸”,磷脂分子和蛋白质还联手建了细胞膜。正是这层神奇的膜,将有机物集群包裹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。生命的单元——细胞就这样诞生了。
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:
A.细胞诞生的科学假说
B.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
C.生命单元的形成条件
D.生命演化的合理猜想
1.答案:C
解析:
本题为表面主旨题。文段以康有为的书法为例,然后引出启功先生所提出的观点“阁书”与朝廷在科举考试中标举卷面书写“黑大光圆”密不可分。那么,在不能废除“馆阁书”书写要求的前提下,士人即便有条件取法摹刻精良的书法范本,也不能从根本上改掉“馆阁书”的书写习惯”,言外之意就是“馆阁书”书写要求对书法艺术有很强的负面影响,而“馆阁书”书写要求又是与朝廷在科举考试中标举卷面书写“黑大光圆”密不可分,则对文段主旨概括最为准确的选项是C选项。
2.答案:A
解析:
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。
首句就对“观察”下定义,下文都是对这一定义进行进一步的解释。因而本段文字主要意思是“观察”的含义,不是“考察”“自然条件”的含义,重点也不是观察和考察的区别。
故正确答案为A。
3.答案:A
解析:
据提问“主要讲述”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。
题干首先提出生命可能是一群偶然聚在一起的有机物,之后分析这群有机物的具体分工,最后用总结性的话点明细胞诞生了。是分-总结构,强调的重点是结语,即最后一句话。寻找文中的关键词“可能”,证明这只是个假说,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。故A正确。
B选项只是概括了”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“,属于偷换概念中的缩小话题。文段不仅仅是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,而是细胞的诞生过程。故B选项错误;文段并没有提到”生命单元的形成条件“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,故C选项错误;D选项是”生命演化的合理猜想“,扩大本段文字讨论的话题,文段主要是讲细胞的诞生而非生命演化。故D选项错误。
故正确答案为A。